铁骨文魂照汗青 |
来源:
作者:
日期:2017-03-30
已经被浏览9629次 |
长城戴雪传悲讯,大地寒风送哀音。
2017年1月25日,铁骨铮铮、文章卓著的刘贤学老师离我们而去了。
24日下午,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怀柔中医院看望刘老师。一进门,只见刘老师似在安详地睡着,容貌憔悴,呼吸平稳。过了数分钟,刘老师的右臂忽然高高举起来,虚空中,他手腕抖动,似在握笔疾书!此时此刻,我们的心砰然而动!我们猜想,在刘老师的最后时刻,他想的绝不是自己的安危,而是拼尽最后的神思在写作,他“写”的也许是一首诗,也许是一篇散文,抑或是一篇小说……啊,真是生命不息,奋斗不止啊!
的的确确,拼搏奋斗的精神贯穿了刘老师的一生。
在家风的熏陶下,刘老师自小博览群书,成人后勤奋著述,先后出版小说、散文、文史评论等6部。读者从中可品味出作者旨趣之高,功修之深。他还主编《北京文史资料精选·怀柔卷》、《竹桐轩诗选》等11部颇具历史价值的书籍,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文史资料。
在文学作品中,刘老师的散文、小说成就是很高的。
他的散文集《燕山纪事》面世以后,立刻受到了大家的好评。资深编审林中玉在“序”中恰切分析了文集中几类散文的特色后,总结说,刘贤学是“一个优秀的散文作家”,他“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感受力,心中有根易于振动的情感的琴弦,见人所不能见,感人所不能感。”还说他的散文“有丰富的想象力,丰富的语言和艺术技巧。”
著名作家浩然评价刘贤学小说集《长城上的红纱巾》说——小说的题材新颖而广泛,有农村的、城市的,还有古代的、国外的。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多种多样的,教师、秀才、文盲、研究生、农村干部、农村能人,以至药贩子、武警战士、寺庙导游、保险推销员……靠着作者丰富的生活知识和专业知识,真实地再现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当,如摄影、股市、佛教、武术、医药、教育、美术……作者塑造了一批批性格鲜明,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,并借人物之口,阐发了对社会、对人生的看法,表现了作者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。
小说讴歌了善良和正义,鞭笞了丑恶。我相信作者是有切身感受的,作品是有感而发,因而能引起读者共鸣,发人深省,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。
而今,刘老师搁笔西去,对于怀柔文史界来说,不能不说是一大损失。令人欣慰的是,尚有刘老师的精品力作留在我们的面前。应该说,刘老师著述之丰富,在怀柔是不多见的,特别是他的文学作品,将在本地区文学史上永远占有一席之地。他的作品和人品将叠筑成一座丰碑,令我们久久景慕。
安息吧,尊敬的刘贤学老师! |
上一篇:
悼念刘贤学先生
|
下一篇:
怀柔古桥第一村
|